3 月 全国科学大会召开,生物物理所独立或参与完成的14项工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。包括:胰岛素晶 体结构的测定,我国放射性本底调查,β放射性微尘连续监测仪和弱放β污水连续监测仪,生物学大型精密仪器——自动液体闪烁谱仪、荧光分光光度计、6万转超速离心机,青蒿素、亮菌素、通关滕晶I 三种中药有效成分的晶体结构与分子结构测定,线粒体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,一号科研任务,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16核苷酸的合成,胰岛素结构与功能研究,经络感传现象的研究,生物试验火箭——火箭飞行生物学试验研究,我国食管癌发病情况和流行因素(包括鸡咽食管癌)的调查,《同位素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》,官厅水系水源保护的研究等。



3 月 德国图宾根大学授予贝时璋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荣誉证书(金博士)。
4 月 29 日 原放射生物学研究室调整为辐射生物物理研究室(一室),主要开展电离辐射作用于生物体系的原初过程(包括物理、化学),辐射对生物大分子物理、化学性质的影响,辐射剂量学三方面的研究。另成立细胞生物物理研究室(八室,从三室分出独立建室)、医学生物物理研究室 (九室,在原林县肿瘤研究组基础上成立)。
5 月 杨福愉(左3)带领中国科学院生物膜考察组访问德国,对推动我国膜生物学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代表团成员还有:林其谁(右1)、林世青(右3)、王玉英(右4)、顾国彦(左1)、刘树森(左4)。

7 月 13 日 原仿生室改为视觉信息加工研究室(五室); 五室地震研究组独立,成立动物的感觉与行为研究室 (十一室)。
8 月 梁栋材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调入生物物理所。
12月18日 国家计委研究同意抓紧建立北京现代生物学研究中心,中心分为:分子生物学、发育生物学、生物物理学三个部分。北京现代生物学研究中心的建设,将解决生物物理所办公地点分散的问题。
生物物理所招收“文革”后第一批研究生共12人,研究生的业务培养由所学术委员会主管,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贝时璋。图为第一批研究生与导师合影。

设立情报、图书资料、编辑室(十室)。
生物物理所出国派遣工作开始,根据中国科学院派遣工作精神,选派3名职工出国学习。